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通信公司暨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通信電力工程總公司,成立于1974年,長期為油氣生產提供穩定、安全的通信保障。
在業務信號持續增多與跨空間聯動常態化的背景下,位于廊坊的原備調中心通信體系開始出現入口分散、取用路徑不一及協同與運維標準不統一等摩擦,影響值守一致性與響應效率。本次小鳥科技在廊坊備調中心的項目建設,旨在既有條件下完成顯控與坐席協同的一體化收口,即多源業務信號納入統一平臺,權限與運維流程標準化,調度與會商在同一工作界面進行。
本次項目建設以“在網演進”為前提,依托既有專網與機房條件完成部署,不改變現有業務主干與崗位使用習慣。方案以統一的顯控與坐席協同平臺為承載,將多源信號與會商資源納入同一入口與權限體系,支持跨空間的實時調看與協作。實操中通過實施范圍聚焦平臺側的適配與收束,規范接入標準、權限分級、運維流程與會商規則,確保與現網流程平滑銜接、保障連續運行,并為后續按需擴展預留空間。
資源治理:把分散輸入轉化為“可用資源”
考慮到接入來源多、口徑不一及值守高壓時的信息負荷,小鳥科技通過Unistream 青鸞分布式系統將各類音視頻與業務源統一納管為“信號池”,按業務域與場景建立多級目錄與收藏。
針對取用路徑長與誤切問題,該系統也結合可視化預監與快速檢索,縮短“發現—取用—上屏”的鏈路,減少臨場返工。常用布局以預案固化,上屏、漫游與分割在同一規則下執行;由此,會議空間、領導席位與移動端在統一入口下工作,調用鏈條保持一致,檢索成本與等待時間得到控制。
一體協同:以分布式承載顯控與坐席
為了更好地跨空間擴展和實現統一運維,新平臺采用分布式體系——編碼、解碼、拼接與坐席節點化接入,經交換網絡全域互聯;矩陣切換與拼接墻在同一平臺完成,跨屏漫游、疊加與分割作為“原生能力”按需調用,新增會場與屏幕即插即用。
為保證席位協同的一致性,坐席端提供可視化 OSD 操作,一人多屏與一屏多機在鍵鼠間完成切換。管理面基于 B/S 架構,多端并發訪問與配置同步;為降低維護分散度,權限分級、狀態監測與在線升級集中在同一控制面板,形成統一的運維入口。
運維安全:集中托管與多層備份并行
為降低席位側噪聲與發熱、減少分散維護帶來的中斷風險,系統改建過程中實現設備集中上架、人機分離,維保活動在機房側閉環完成;節點化設計便于單點排障與維護,縮小變更影響面。為了滿足連續運行與審計要求,平臺提供鏈路與節點雙重備份(含雙網/光網),異常時無縫切換;日志留痕與運行狀態常態化監測,配合在線升級機制,維持長期穩定。
顯示傳輸:在同一體系內平衡畫質與時延
為了兼顧到應急會商對細節識別與跨域傳輸的并重需求,新平臺以深壓縮與 4:4:4 處理保留圖文細節,在低帶寬條件下保持清晰度;為解決低帶寬與快速切換并存的問題,結合獨立數據通道與并行處理能力,可在單節點內處理 4K@60 信號,編解碼延遲控制在毫秒級區間,兼顧本地監看與異地會商的流暢度與可讀性。
本次建設并非單一設備替換,而是將“資源治理—分布式承載—統一入口—集中運維—多層備份”形成一套可落地的方法論。小鳥科技在項目改造過程中,把資源從“分散輸入”轉化為“可用資產”,把“看”與“控”維持在同一節奏,把復雜性收攏到平臺,把連續性與確定性固化為日常能力。
以統一底座承接多域場景、以標準流程保障一致體驗,是此次項目升級的核心價值所在。中石油總部廊坊備調中心由此形成一體化中樞:看得清、調得快、管得住;在此基礎上,系統邊界與能力可以按需擴展,支撐更大范圍的協同與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