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國家“十四五”電磁空間安全發展戰略,緊扣《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規,針對當前電磁竊密手段“微型化、低功率化、隱蔽化”發展態勢,中孚信息構建覆蓋“采集-監測-預警-分析-處置”全鏈路的電磁空間安全監測預警體系,為黨政、防務、軍工等涉密領域提供全域全時、精準高效的電磁空間安全保障,切實守護國家核心信息安全。
一、概述
中孚信息電磁空間安全監測預警方案以“保障電磁空間安全、防范竊泄密風險、強化早期預警能力”為核心目標,聚焦重大活動會議保障與重要場所常態化監測兩大核心場景,整合“硬件+軟件+服務”一體化能力,形成“多維監測-實時預警-全時運營”的防護格局。在重大活動會議場景中,可提前完成會場電磁環境基線刻畫,通過預警模型識別潛在違規無線設備,實現“會前預警排查、會中實時阻斷”;在重要場所常態化場景中,實現7×24小時不間斷監測與預警,精準捕捉偽基站、釣魚WiFi、設備電磁泄漏等風險信號,完成電磁環境“事前預警預判、事中處置阻斷、事后溯源復盤”全流程管理。
本方案覆蓋會議場館、辦公要害部位、重大活動現場等涉密場景,具備全頻段采集、智能化預警、精準化分析、快速化聯動等核心能力,可無縫融入現有保密體系,滿足涉密領域高安全、高可靠、高適配的應用需求。
二、核心痛點
1.竊密手段隱蔽化加劇監測預警難度
當前竊密設備已深度偽裝為日常用品,從隱藏于插座、打火機的低功率竊聽器,到嵌入會議筆、充電器的針孔攝像頭,此類設備信號強度低至-120dBm且具備定時發射特性,傳統人工巡不僅檢漏報率高,更無法實現長時監測與預警;激光竊聽、“金唇”式隱蔽裝置等技術進一步降低竊密痕跡,對監測預警設備的靈敏度、響應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現有單點監測模式難以應對。
2.竊密趨勢多維化提升防護復雜度
竊密載體從有線協議網向無線電磁波延伸,從計算機、終端等設備載體轉向空間環境;數據竊取從靜態存儲數據向動態音視頻環境數據轉變,偽基站、釣魚WiFi、設備電磁泄漏等風險交織,傳統“碎片化防護”難以覆蓋全維度威脅,亟需系統化體系破解“防護盲區”問題。
3.傳統防護碎片化制約處置效能
現有單兵檢測設備數據獨立存儲、缺乏協同預警分析能力,人工匯總數據耗時長,溯源效率低下;異常信號處置需經“人工排查-分析-聯動”多環節,響應周期長,易導致風險擴散;且多數檢測設備與屏蔽設備缺乏聯動機制,難以快速遏制違規信號,整體防護效能無法滿足涉密領域實戰需求。
三、解決思路

圖1 解決思路
以“重要場所電磁空間環境”為防護核心,通過“基礎覆蓋—流程閉環—能力升級”三層邏輯,構建全維度、智能化的監測預警體系,系統性破解核心痛點。
方案核心組件包括ZFEM06/ZFEM10/ZFEM24系列電磁信號保密監測器、ZFEM-Syclinc時鐘同步設備及電磁監測處置系統,所有硬件均具備權威合規資質與高環境適應性:具有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CNAS認可的產品環境試驗檢測報告、MA認可的產品電磁兼容檢測報告及專業第三方出具的EMC檢測報告,完全符合輻射騷擾、靜電放電抗擾度相關國家標準要求;系統兼容性適配涉密領域需求,支持CentOS、國產化麒麟操作系統,可無縫融入涉密單位現有國產化IT架構。
1.基礎覆蓋
圍繞“空間全覆蓋、時間全時段、頻域全頻段”三大維度,消除監測盲區。空間上,分布式部署電磁信號保密監測器,確保涉密區域關鍵點位信號采集無遺漏;時間上,依托高可靠性硬件實現7×24小時不間斷運行,覆蓋日常辦公、重大會議等全場景;頻域上,監測設備覆蓋9KHz至24GHz全頻段,對低功率、隱蔽化信號無差別捕獲,適配復雜電磁環境。
2.流程閉環
圍繞“統一存儲、統一分析、統一告警、統一處置、統一展示”形成閉環,解決碎片化問題。統一存儲為信號溯源提供完整數據底座,統一分析通過智能算法精準區分合規與違規信號,統一告警確保風險信息實時傳遞,統一處置聯動屏蔽設備快速干預,統一展示通過可視化界面呈現全域態勢,實現數據“采集-監測-預警-分析-處置”全鏈路貫通。
3.能力升級
通過“無人值守長時監測”與“電磁空間態勢感知”實現能力躍升。無人值守依托自動化流程減少人工干預,釋放人力資源,監測設備環境適應能力突出,運行溫濕度范圍覆蓋-30℃~+50℃,存儲溫濕度范圍達-40℃~+70℃,入口保護等級為IP65,能穩定應對戶外臨時涉密場所、高濕度機房等復雜環境,確保監測不中斷;態勢感知整合全維度數據形成動態畫像,支撐風險預警與決策優化,推動防護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感知”轉變,滿足涉密領域長效安全保障需求。
結 語
電磁空間安全是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的重要組成,直接關系涉密領域信息安全與關鍵利益。面對當前“微型化、低功率化、隱蔽化”的竊密挑戰,系統性解決監測難、防護散、處置慢等痛點,同時通過場景化部署適配重大會議與常態化監測需求,在實戰中展現出強勁的安全保障能力與資源優化價值,為黨政、防務、軍工等涉密領域筑牢全域全時電磁空間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