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概述
某司研發的作訓仿真分析平臺是面向軍事仿真實驗與模擬訓練,運用復雜系統建模、仿真智能推演、戰場空間構建與評估體系生成等技術,提供作訓方案設計、仿真對象建模、模型算法構建、作訓想定編輯、離散事件仿真、仿真記錄回放、戰場態勢呈現、分析評估論證等仿真評估全生命周期的系統功能。
平臺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采用組件式仿真語言開發、網格化軟件體系構建、分布式生態系統部署,具備高效可視開發、組件靈活裝配、需求便捷編輯、數據快捷生成和智能評估發布等特點。提供各領域不同粒度的仿真系統運行管理和仿真訓練環境集成解決方案。
二、平臺特點
(一)作戰實驗與訓練的全模擬
提供開放式仿真模型體系,內置各軍兵種和主要作戰對手的典型武器裝備模型。
基于想定任務和訓練計劃的需求解析,采用離散事件仿真技術進行仿真推演與模擬訓練。
基于數字戰場的作戰過程可視化,提供沉漫式的戰場態勢感知。
(二)評估體系構建與仿贏分析
通用作戰指標計算模型構建作戰評估指標體系。
多種評估方法,按指標體系分析作戰數據、評估作戰效能、計算體系貢獻率。
動態文檔模版輸出可視化仿真評估結果。
(三)智能數據分析與自動評估
采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對大樣本作戰數據定制化預處理。
采用智能AI算法對評估指標體系的挖掘與輔助構建。
采用AI訓練多次校驗方法對評估結果可信發布。
三、特色功能
(一)仿真建模
支持基于EBI(實體、行為、交互)的仿真對象建模。
人機交互視圖方式配置仿真模型參數。
集中管理仿真實體的參數模型、行為模型。
提供多語言二次開發接口。
(二)想定編輯
支持二三維一體化多方協同想定編輯。
支持兵力裝備與作戰編組仿真任務規劃。
支持基于戰場環境和裝備技戰術性能的輔助分析。
支持對想定文件融合、拆分、編輯等。
(三)離散仿真引擎
基于想定任務仿真離散事件。
仿真時間實時、超實時與欠實時推進。
提供仿真記錄、數據分發、人在回路控制等接口。
支持單機式、分布式和WEB在線等仿真模式。
(四)仿真態勢顯控
多方視角(紅、藍、導演)多維展示仿真態勢。
支持態勢顯示方案配置管理。
支持態勢顯示端和控制端聯動,支持大屏設備、全息設備、XR設備。
支持仿真態勢和實兵交戰態勢展示。
(五)仿真分析評估
支持單想定單樣本、單想定多樣本、多想定多樣本統計分析。
支持評估指標體系動態構建、指標動態關聯數據項與評估模型。
支持多種評估方法,提供擴展接口,實現在線離線分析。
圖表化展示評估結果,自定義評估報告。
四、評估內容
(一)目標完成程度
評估訓練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包括技能提升、戰術掌握、協同作戰等方面。
(二)作戰單元表現
評估指揮員的決策能力、指揮水平以及作戰人員的技能運用、戰術執行等。
(三)武器裝備現狀
檢查裝備和武器系統在模擬環境中運行的性能表現,包括穩定性、可靠性、精確度等。
(四)協同作戰效果
評估各兵種、各單位在模擬作戰中的協同配合情況,以及指揮與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
(五)數據真實程度
軍事演訓模擬的評估模擬環境與實際戰場環境的相似度,以及模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五、應用場景
(一)作戰目標完成度評估
通過記錄和分析參訓人員在模擬環境中的作戰過程,評估其是否完成了預設的作戰目標,如精確打擊、兵力部署、戰術執行等。利用評分表等量化工具,對參訓人員的作戰表現進行評分,從而客觀評估其作戰能力。
(二)裝備與武器系統性能評估
在模擬環境中測試各種裝備和武器系統的性能,如穩定性、可靠性、精確度等,以評估其在實戰中的表現。通過對比不同裝備和武器系統的性能數據,為軍事采購和裝備升級提供決策依據。
(三)協同作戰能力評估
通過模擬多兵種、多單位之間的協同作戰過程,評估其協同配合能力和指揮控制系統的運行效率。分析協同作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整體作戰效能。
(四)仿真環境真實度評估
利用用戶體驗調查、行為觀察和真實度量表等方法,評估模擬環境的逼真程度,以確保參訓人員能夠在高度真實的環境中進行訓練。根據評估結果對仿真環境進行持續優化和改進,提高訓練效果。
(五)作戰方案驗證與優化
通過模擬不同作戰方案下的作戰過程,評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為實際作戰提供決策支持。對比不同方案的仿真結果,選擇最優方案或進行方案優化,以提高作戰效能和減小傷亡風險。